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

专家·视点
科技创新立潮头 传承接力促发展
时间:2018-10-30 来源: 文字: 图片: 编辑: 点击:

  1958-2018,60年薪火传承,60年发展壮大。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60年如一日,坚持走在林业科技创新前列。一代又一代林科人用智慧支撑国家战略,用脚步丈量瘠地荒漠,用汗水筑就绿色长城,用心血谱写林业科技、建设美丽中国壮丽篇章。


励精图治 奠定林业科技坚实基础 


  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其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农林部设立的“天坛林艺试验场”;1913年,设立林艺试验场西山造林苗圃;1951年,林垦部筹建中央林业实验所;1953年,成立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简称中林所);1956年,森林工业部成立,由此中林所分为林业、森工两所。1958年,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正式成立;1970年,与中国农科院合并为中国农林科学院;1978年,恢复建制。目前,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拥有22个研究所(中心)、39个共建机构、70多个业务挂靠机构,遍布24个省(区、市),形成了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的国家级林业科技创新体系。

林科精神:脚踏实地  勇攀高峰  科学树木  厚德树人


  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着力解决国家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院共取得较大科技成果6256项、重要科技奖项701项次。ABT生根粉系列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棕榈藤的研究、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林木菌种化生物技术的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科技发明奖二等奖2项;发表科技论文160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730余部。


  发挥行业智库作用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己任,加强顶层设计,开展宏观战略研究,为林业现代化和生态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支撑。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牵头开展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成果写入2003年中央9号文件;“建立国家储备林制度,深入推进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建设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相关建议被写入了2013年中央1号文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二期规划思路”获国务院批复;推动森林城市建设被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成为林业发展纲领性文件;牵头编制了雄安森林城市规划。


  吸引培养林业英才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吸收培养了一大批林业英才。全院现有在职科技人员26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80人。先后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全国政协委员12人、全国人大代表6人、国务院参事4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1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5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5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7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8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2人,50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形成了结构优化、梯队合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创新团队。


  作为国家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拥有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学位授予权,先后为国家培养了40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成为培养林业科技人才的摇篮。


  激发融合发展活力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曾授予芬兰共和国原总统哈洛宁等外国政要名誉博士学位;先后与80多个国家、50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14位国际合作伙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人获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先后有200多人次在国际组织中担任学术职务;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班134期;主办或承办国际林联亚洲和大洋洲区域大会、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等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结合地方需求,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在林业发展战略与规划、重点区域科技支撑、助力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援疆援藏等方面与地方开展全方位合作,先后与北京、浙江、河南等2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全面科技合作协议。自2000年始,实施院地合作专项项目800余项,为11个省(区、市)和50多个国家新区、地市县编制林业发展战略规划60余个;通过“西部之光”“新疆特培”以及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多种方式,服务全国,为祖国西部建设贡献力量。


  打造自主创新平台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不断强化科研基础设施,优化条件平台,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工程中心、实验中心为基地,以科技示范、服务基层为手段的创新平台和研发体系。目前拥有林业行业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9个局(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26个局级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2个国家级及17个局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基础性工作条件平台,2个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5个国家创新联盟,2个国家级及局级质检中心,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含重点培育),4个国家级林业实验基地,100万亩科学实验林地,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0个国家级林木种质资源库、3个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拥有亚洲最大的林业图书文献资料库、17种林业科技期刊,建成了中国林业科技文献库等80多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数据库群。


我国林业行业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


  从严治党凝聚力量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始终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加强基层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为院所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更加重视党的政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先后开展了“机关服务基层,科研服务行业”活动,组织100多个科研团队走进林业生产一线为林农和企业服务;举办全院性“林科讲坛”40余场、所(中心)系列专题教育近60次,并被评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大学习品牌”;连续19年保持中央国家机关和首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年为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标兵,连续8次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并保持至今,塑就了“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科学树木,厚德树人”的林科精神。


传承创新 弘扬林业科技工匠精神


  6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在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经理、森林生态、森林保护、森林植物、森林土壤、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林业资源昆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防护林研究、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林业机械、林业经济与管理、经济林、湿地生态、城市林业等学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在重要造林树种、森林生态、木材加工与林化产品利用、经济林栽培等方面的科学传承与技术研究,为我国林业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倾情五大造林树种

  ——杨树自1953年始,我国著名林学家、杨树育种奠基人徐纬英,创造性地培育出“北京杨”“群众杨”“合作杨”,成为我国北方防护林、速生丰产林主栽品种。她编写的我国杨树遗传改良首部专著《杨树》,为我国杨树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1978年,以马常耕、黄东森、郑世锴等为代表的团队,开创了我国林木无性系育种新时代。提出了杨树分省、分区品种更新换代思想;完成了杨树栽培区划分及地理位置标定;首次提出深栽杨树水分优势新概念;选育推广了小黑杨、“中林46”等系列新品种,奠定了在国内杨树研究的优势地位。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王世绩、韩一凡、张绮纹等为代表的团队,承担了第一个林业国际项目“杨树丰产栽培”;选育了国际上第一例转基因林木产业化抗虫杨;推广了“107杨”“108杨”等系列新品种,提高了我国杨树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21世纪至今,以苏晓华、卢孟柱等为代表的团队开展杨树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了杨树生态育种理念;构建了第一张国内杨树遗传图谱;率先开展了杨树木材形成机制研究;选育的“渤丰杨”“黄淮杨”“江淮杨”等30多个系列新品种、10余个国家良种,推动了我国杨树主栽区良种普遍升级换代。

  60多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培育的杨树优良品种占我国推广品种的80%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12项。


107杨和108杨在全国14个省(市)推广,人工林总面积2000多万亩,新增产值126亿元


  ——杉木。20世纪50年代初,以吴中伦为代表的老一辈林学家,组织南方14省区杉木栽培科研协作组,完成了杉木产区区划及立地类型评价,首次将杉木划分为北带(东区、西区)、中带(东区、中区、西区)和南带的三带五区产区格局,确立了全国杉木商品材基地布局,奠定了杉木研究基础。

  1978年始,以盛炜彤为代表的创新团队,广泛开展杉木速生丰产及优化栽培模式研究,主持编制了杉木不同产区地位指数表等经营数表,揭示了杉木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机制。由洪菊生牵头组织开展了国际上最系统、范围最广、布点最多的全国杉木第1、2、3次种源试验,划分了10大种源区,建立了5座遗传资源齐全的杉木种质基因库,奠定了杉木遗传改良基础。

  1996年以后,以张建国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揭示了杉木人工林完整轮伐期内密度及立地控制效应;创新了杉木林结构分布及自然稀疏等模型;构建了杉木中、大径材定向培育技术体系;揭示了杉木无性系重要选种性状遗传变异规律,认定了首批国家级杉木无性系良种;主持完成杉木第3代遗传改良,启动了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

  60多年来,18项成果获审(认)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15项。

江西大岗山杉木无性系测定林,21年生,选育出3个国家级杉木无性系良种,材积增益平均达20%以上。


  ——马尾松。1965年,以陈建仁为代表的老一辈,先后开展了5次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发现马尾松种源变异主要呈纬向变异模式,优良种源集中于南岭山地、云开大山、大娄山地和武夷山地等四大优良种源区。

  1983年始,以秦国峰为代表的团队联合南京林业大学,开展马尾松优树选择和种子园营建研究工作,选出优树5500株,建立1代无性系种子园1000公顷,在浙江省淳安县建立的马尾松1代育种群体,2009年被原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马尾松种质资源库”。

  1996年始,以周志春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着力开展马尾松2代遗传改良工作。先后构建了我国首个马尾松2代育种群体和首个马尾松2代无性系种子园;完成了马尾松2代遗传改良,并进入3代育种新阶段;开创了林木营养遗传改良学科研究;重启了脂用马尾松遗传改良;推进了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种质筛选等研究。

  50多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支撑了全国近半数国家马尾松良种基地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14项。


  ——落叶松。1978年,以马常耕为代表的落叶松团队,组织开展遍布全国15个省的落叶松种及种源研究,确定了最佳种植区和最适种源,肯定了日本落叶松在我国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亚高山区造林应用中的主体地位。

  1990年,以王笑山为代表的研究团队组建了我国首个落叶松采穗圃和优良家系采穗圃,完成了日本落叶松良种大规模扦插育苗技术。

  “八五”以来,以张守攻、齐力旺、孙晓梅为代表的创新团队,创立了落叶松优良种质创制平台,制定落叶松高效育种策略,研发良种产业化生产工程技术,创建纸浆材和结构材定向培育模式和良种良法配套、模式目标协调高效培育体系,加速了落叶松人工林良种化、定向化和产业化进程,形成了从材质育种、规模繁育、定向培育到木材高效利用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

  40年来,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建成了涵盖我国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落叶松产区试验示范基地34处,推广良种及配套培育技术33万公顷,材积增长20%以上,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审(认)定落叶松良种11个


  ——桉树。1981年,以祁述雄、白嘉雨为代表的桉树研究团队,开始我国桉树大规模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为桉树人工林发展奠定了坚实科学基础。

  20世纪90年代,以谢耀坚、徐建民为代表的桉树创新团队,着力开展桉树遗传改良和定向培育技术研究,建成了国内最齐全的桉树种质资源库。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EC系列优良无性系、“新桉”“热林”等系列新品种,成为我国桉树造林主要品种,良种使用率达90%以上。

  近年来,以甘四明为代表的桉树分子育种团队先后构建了我国第一张桉树遗传图谱,完成了国内首个桉树基因组测序;陈帅飞青年创新团队组建森林健康研究团队,强化了桉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由1980年代的40万公顷发展到2015年的450万公顷。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为此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主攻三大经济林培育技术

  ——核桃。1960年,以连友钦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率先开展对全国核桃资源调查和生产经验总结等开拓性基础研究。

  20世纪80年代,成立核桃课题组,以奚声珂为代表,率领全国协作组历经10年,选育出我国第一批16个早实核桃新品种,为核桃产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栽培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这批良种占我国北方核桃产区的70%以上。同时首次引进美国黑核桃和薄壳山核桃,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核桃种质资源。

  1996年以后,以裴东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开始了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核桃属植物远缘杂交、美国黑核桃系统引种和核桃无性繁殖等工作,获得我国第一个核桃砧木品种,突破核桃生根难关,实现了核桃整株无性系化。

  60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2项。

核桃扦插试验现场,右一为裴东研究员


  ——油茶。1960年前后,以林少韩、庄瑞林、韩宁林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油茶团队,牵头组建全国油茶科研协作组,研发了衡金年会信誉至上桃、亚林良种与无性系,首创油茶丰产栽培国家标准、芽苗砧嫁接技术等,开创了我国油茶早期研究新局面。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以姚小华为代表的第二代油茶科研团队,首次完成了国内油茶全区域遗传资源调查。建立6处种质基因库,收集油茶种质2505份,选育出高产新品种49个,创制种质材料300余份,选育4个杂交良种和一批功能性油用物种无性系,构建了油茶全产业链创新体系。

  同时,以王开良、任华东为代表的产业创新骨干力量,在油茶遗传资源评价、油脂形成、高产与高抗育种、水肥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让油茶低产林亩产由原来的5公斤提高到20公斤以上。新品种达到亩产50公斤以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姚小华研究员为浙江油茶低产林改造实地讲解培训


  ——杜仲。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芳东、杜红岩等创新团队开始杜仲长期育种、高效栽培与利用研究,先后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基因库和核心种质库,收集杜仲种质资源2000多份;主持选育出我国第一批材药兼用杜仲良种、果用杜仲良种等良种25个;主持完成首个杜仲全基因组精细图;首创杜仲果园、雄花园等新的栽培模式,杜仲果园产果量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40倍,每公顷杜仲橡胶产量由75千克提高到600千克;首创杜仲雄花茶等系列产品研发技术,让杜仲应用由单一取皮入药扩展到杜仲全树综合利用。

  30多年来,建立杜仲良种示范、高效栽培与产业开发基地26个,推广良种10万公顷。产品覆盖国防军工、橡胶、中药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等领域,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经济林研究的有效开展,为解决“三农”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杜仲良种高效栽培技术现场指导,右二为杜红岩研究员,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潜心木材科学与林产化工技术研究

  ——木材基础研究与加工利用。20世纪50年代,我国木材解剖学家、木材学主要奠基人成俊卿带领团队,开始我国主要木材材性研究,主编权威巨著《木材学》,收集木材标本,推动建立了目前中国第一、亚洲第二的木材标本馆。

  20世纪80年代,江泽慧、鲍甫成、姜笑梅等,开展人工林木材性质及其生物形成机理与林木培育关系研究,成功将人工林木材性质及其生物形成机理与木材功能性改良有机结合,揭示了人工林木材性质的特点和规律,为人工林定向培育及木材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吕建雄、殷亚方、刘君良等,在木材细胞壁构造、DNA识别、木材材质改良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性进展。

  60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9项。

  随着人造板工业的蓬勃发展,孟宪树、袁东岩、钱瑛琳、董景华、吴树栋、傅峰、于文吉等先后在胶合板研制、胶黏剂技术研发、木质功能材料、木质重组材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促进了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周玉成等发明的人造板挥发物检测环境动态精确控制技术,为减少和控制人造板及木竹制品污染物排放奠定了基础,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竹材培育与加工利用。1961年,以石全太为代表的毛竹试验队扎根浙江安吉,开始竹类系统研究。首次提出“劈山抚育、松土施肥、留笋养竹、合理砍伐、及时钩梢、竹林保护、鞭根诱导、综合利用”丰产技术措施,至今发挥着重要作用。

  1974年,以马乃训为代表的安吉服务队开始竹类资源收集与保存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拥有220多个竹种的安吉竹种园,承担了我国第一个林业国际合作项目“竹类(中国)研究”。此后,傅懋毅、萧江华、徐天森等分别在竹林精准施肥、竹材速生丰产及竹虫防治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00年始,以陈玉和为代表的竹材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牵头成立了国家林业局竹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于文吉研究员为代表的竹质定向重组材料研究团队,经过10余年的潜心研究,在竹材高效利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0年来,竹类研究已成为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最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领域之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6项,为我国竹产业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援助作出了重要贡献。

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大梁,突破了竹青竹黄难以胶合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全竹利用


  ——松香产品研发。20世纪60年代,宋湛谦带领的创新团队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松香深加工产品——聚合松香,完成了工业化生产,成功替代进口产品,满足了当时我国发展彩色油墨和进口印刷设备高速运转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至今,针对我国松脂资源丰富和石油资源不足的现状,率先提出了松脂深加工与精细化工相结合的思路,突破了松香松节油结构稳定化及深加工利用技术瓶颈,创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松脂基精细化学品,成功应用于“神州五号”飞船中。

  松香及系列化工产品的自主创新研发,扭转了我国松香等产品对国外进口的依赖局面,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生物质能源利用。20世纪80年代,蒋剑春率领的生物质能源利用与研究团队,先后研发出高品质生物燃气调控关键技术和装备;率先实现了单机发电达1 MW以上、热值高达15 MJ/Nm3的气化技术及装备的工程化。20世纪90年代,创新突破了活性炭材料微孔结构调控和表面化学定向修饰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国产汽车炭罐用活性炭零的突破,打破了高性能专用木质活性炭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

  目前,研究重点转移到生物质热解理论及液化转化新技术,创制出了“液体燃料联产生物质材料”等生物质高效全质利用运营模式;首次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年产8000吨热解气化联产高品质活性炭生产线,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原料广适性生物柴油生产车间及产品


  重视现代数字林业应用

  ——林业遥感。1980年,以徐冠华为代表的林业遥感研究团队,将航天遥感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研发了PDCS系统,实现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大面积土地覆盖制图和森林分类以及蓄积量的估测,开启了卫星遥感林业信息智能提取之先河,铺就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林业应用道路。之后,又成功研制了微机版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现了多种资源数据管理、分析和预测,改变了传统的资源调查结构和模式,成为推动我国遥感技术进步和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2000年,以鞠洪波、李增元、唐小明等专家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扎实推进遥感技术林业应用体系的建立,创建了遥感技术与传统地面调查相结合的天-空-地一体化、点-线-面多尺度的综合监测技术体系,以及多阶遥感监测抽样技术体系,突破了森林资源遥感数据综合处理、分析及其集成应用的关键技术,规范了遥感技术应用的技术流程与标准。

  近年来,以陈尔学、高志海、武红敢、庞勇等为代表的青年专家,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研制了高分林业遥感应用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实现了高分林业应用专题产品生产、共享与服务,全面引领我国林业资源遥感调查、监测技术的升级。

  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7项。


  ——森林经营。20世纪60年代初,黄中立、田景明、陈章水等老一辈专家,开始了我国早期森林经营研究,先后出版了《原木材积表制法及原理》《杉原木材积表》,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包括56个树种的二元立木材积表。

  1996年,唐守正率领的森林经营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非线性模型联合估计方法与生物量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编制相容性二元和多元立木生物量表(模型)技术体系;提出了基于连续清查样地的大区域森林生物量估算的加权BEF法。利用相关技术模型估算,首次向世界公布了我国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数据。

  21世纪,研究重点转向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惠刚盈团队基于恒续林思想,研究提出了结构化森林经营理论与技术体系;张会儒团队提出了森林生态采伐技术模式,建立了相容的东北天然林生长与收获模型与东北天然林多目标经营优化和空间规划模型;陆元昌团队借鉴近自然林业理念,研究提出了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技术体系。

  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厚植生态文明科技力量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1960年,蒋有绪带领团队与四川省林科所合作,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1980年后,在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区、江西大岗山林区等地相继开展热带林、杉木林、毛竹林生态定位研究,促成了林业系统生态定位网络体系的初步建立。

  20世纪90年代,彭镇华带领团队首次开展了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系统研究,创立了林业血防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城市林业研究与示范。1986年,在曾庆波等带领下,首次揭示热带林的水分、养分、能流规律。

  1995年,以刘世荣为代表的研究团队,首次在我国系统开展天然林林隙动态和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研究,为模拟自然的天然林动态采伐和抚育更新提供了基准技术参数;首次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森林生态土地分类系统等技术。系列成果在我国主要天然林类型9个省区成功示范并推广应用。

  截至目前,建成覆盖森林、湿地和荒漠的生态站38个,在江西大岗山、海南尖峰岭、甘肃民勤建立了3个国家级生态站。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5项。


  在森林昆虫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始,我国森林昆虫学创始人之一萧刚柔,为新中国昆虫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倾其一生,主编出版《中国森林昆虫》,系统总结我国1990年前森林昆虫研究成果,为我国森林昆虫学科的发展和森林保护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近年来,以杨忠岐为代表的创新团队,在我国本土成功找到控制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新属新种),解决了无公害防治美国白蛾的国际性难题,完善了国际经典生物防治理论,为我国生物防治界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1959年,在第一代治沙专家高尚武的带领下,中国金年会手机版注册登录参加了全国沙化土地综合考察,基本摸清了我国七大沙漠和四大沙地的面积、类型和分布,为我国防沙治沙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20世纪90年代,慈龙骏、周士威等组织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首次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定义确定了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范围,集成并优化了不同类型区荒漠化综合防治模式,使中国荒漠化研究与国际接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7年,以卢琦、吴波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治沙人,组织开展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揭示了库姆塔格沙漠及邻区第四纪地质环境演变过程,以及库姆塔格沙漠的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集成出版《库姆塔格沙漠研究》《库姆塔格沙漠综合自然地理图集》,填补了我国沙漠科考空白。

  2009年荒漠化研究所成立。取得的系列成果多次被国家级战略研究采用,并被广泛应用于“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为我国荒漠化防治、水土保持以及沙区生态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库姆塔格科考-架设测风站;填补了我国沙漠科考空白


  ——湿地科学与管理。1987年,以郑德璋为代表的红树林研究团队开展了海南岛清澜港红树林发展动态研究,首次揭示了红树林树种及群落分布动态和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动态规律,为滩涂不同立地造林选择适宜树种,确定树种配置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1年,以廖宝文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对红树林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进行研究,系统提出了红树林恢复与重建关键技术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5年,第一个湿地生态站建立。2009年正式成立湿地研究所。2011年,以崔丽娟为代表的湿地研究团队,凝练湿地科学前沿创新研究成果,创作《认识湿地》《湿地北京》系列科普作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淇澳岛大面积恢复的红树林人工林


  六秩春秋铸辉煌,同心筑梦谱华章。一代代林科人用如椽之笔,把科技论文写在了祖国大江南北,把科技成果挥洒于绿水青山。而今,新时代的林科人,初心不改,将再一次昂首前行,以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为宗旨,以服务绿色发展为目标,以推进林业和草原改革发展为己任,以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为要务,续写新辉煌。


  作者:王建兰 宋平/院办  杨洪国 赵紫剑/科技处

为您推荐
XML 地图